大球星打電動 無限期停賽的NBA,如何靠電競吸睛?  
  發布日期:2020-05-05 天下雜誌 李立心  
 

圖片來源:NBA 2K League臉書粉絲頁

圖片來源:NBA 2K League臉書粉絲頁

跨足電競是NBA數位轉型上的一大步,恰好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,成為抗疫妙招。

美國職籃(NBA)自3月有球員確診開始就宣布無限期停賽,至今仍不確定球員何時可以再回到球場上。不過,喜愛籃球的朋友還有另一個選擇——電競版籃球賽。

5月5日,《NBA 2K》電競聯盟(NBA 2K League)第三季聯賽正式開打。

《NBA 2K》電競聯盟是NBA在2017年和 Take-Two Interactive線上遊戲公司合資成立的聯盟,開啟美國職業運動聯盟成立電競聯盟的先例。

《NBA 2K》電競聯盟在2018年舉辦第一場電競聯賽,引爆話題。當時,30支NBA球隊中有17隊組成隊伍出賽,今年已經增加到23支隊伍參賽。

跨足電競,成了抗疫利器

NBA跨足電競的決策抓住了最新的趨勢。

一方面,各項運動的現場觀賽人數越來越少。從2012~13年的賽季開始,NBA入場觀賽人數就不斷下滑,電競因此成為拓展觀眾群的新機會。

《NBA 2K》電競聯盟總監多諾胡(Bredan Donohue)表示,「NBA多年來致力於將籃球發展為全球運動,但99.9%的人可能從來沒有機會進到球場來觀賽。我們把2K聯盟當成吸引觀眾的另一種方式。」

(Facebook@nba2kleague)

(Facebook@nba2kleague)

(Facebook@nba2kleague)

(Facebook@nba2kleague)

另一方面,電競受關注的程度節節攀升,含金量也跟著水漲船高。產業研究公司Newzoo預估2019年電競產業的營收會突破10億美元,比2018年提高27%。對NBA而言,跨足電競可望提振廣告收入。

不過NBA大概沒有想到,跨足電競的決策,會在3年後成為對抗新冠疫情的重要武器。

NBA停賽後,球迷備感失落,體育台也少了轉播內容。NBA因此在今年4月舉辦了一場籃球球員專屬的《NBA 2K》錦標賽,10萬美元的獎金交給冠軍得主決定要捐給哪些慈善團體,讓球迷開心兼做公益,更藉機推廣電競。

知名球星杜蘭特(Kevin Durant)出賽,成功創造話題性。比賽最後由鳳凰城太陽隊的布克(Devin Booker)勝出,將獎金捐給直接救濟組織(Direct Relief)和亞利桑那食物銀行連線(Arizona Food Bank Network)。

這場錦標賽也順利讓《NBA 2K》電競賽登上原本轉播籃球的ESPN熱門時段,打開知名度。

達拉斯獨行俠隊的老闆庫班(Mark Cuban)受訪時顯得很興奮,「我完全不知道這麼多球員都那麼會打電動,我知道有幾個強者,但現在看來是每一位球員都很會!」

疫情過去後,職業運動發展電競比賽的趨勢不會改變。知名策略顧問史坦伯格(Scott Steinberg)分析,現場觀看運動比賽的需求一定不會消失,但電競的比重將越來越高。

熱門度不足,瀏覽人數少

不過,NBA想跟其他電競遊戲較量、搶食電競產業的大餅,可能還得再加把勁。

為了抗疫推出的錦標賽雖然成功引發話題,但實際瀏覽人數並不多。觀賽人數最多的一場吸引了38萬7000人觀看。

相形之下,運動賽車(NASCAR)推出的電競比賽因為邀請球員與電競選手同時出賽,3月29日的比賽創下130萬人觀看的好成績。

實際上,《NBA 2K》電競聯賽本身就不夠熱門。最高觀賽人數是6萬1800人,不及國際足球總會(FIFA)的電競世界盃最高觀賽人數24萬4000人,跟英雄聯盟(League of Legends)2019賽季世界大賽的最高觀賽人數398萬6000人相比,更不是同個量級。

NBA因為洞燭先機而在疫情爆發之後,找到機會彌補停賽的損失。但接下來該如何繼續耕耘電競產業,仍是個難題。

(參考資料:The Washington Post、CNBC、Wikipedia、eMarketer、Bardown、Deloitte)


原文網址:大球星打電動 無限期停賽的NBA,如何靠電競吸睛?


 
    回列表頁